Sunday, February 27, 2011

Yoke mate

"But if constitutionalism is not synonymous with liberal government, it is clearly its yoke mate." -- Michael Dowdle, The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s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11 Columbia J. Asian L. 1, 125 (1997).

Friday, February 25, 2011

侯門一入深如海--天定姻緣(二)

作者﹕燕子
贈去婢 崔郊
(聆聽音樂: http://www.stephen-foster-songs.de/Amsong30.htm)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唐代詩人崔郊是元和年間的一個秀才,年輕時與姑母的侍婢相戀,兩人情深意篤,私訂終身。這位婢女是漢南第一美女,且深諳音律,能歌善舞。因姑母家貧,便以四十萬錢將她賣給司空于頔,于頔非常喜歡這個婢女,備加寵愛。

崔郊得知這個消息,心中非常難過,對婢女思念不已。他常到頔府的附近徘徊,盼望能見到婢女一面,但富貴人家深宅大院豈能輕易得見?然而,皇天不負苦心人,那女婢終在寒食節那天出了門,便與站在柳樹下的崔郊相遇了,兩人四目相對,舊情萌生,但卻只能像陌生人一樣,無法互訴衷腸,無限傷感的崔郊於是寫了這首《贈 去婢》送給婢女,這也是他惟一被《全唐詩》所錄的一首詩。

有好事者將這首詩故意放置在于頔能看到的地方,於是于頔叫人把崔郊找來,心中忐忑不安的崔郊,無法廻避,只好來見于頔,没想到于頔卻對他說:「“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是先生您的大作呀?四十萬是一筆小錢,怎能抵得上這首詩呢?你應該早一點告訴我啊!」

於是,肚裡能撐船的于頔,馬上將女婢贈與崔郊,並送了很豐厚的妝奩,讓有情人成為眷屬。“崔郊題詩娶佳人”因此傳為佳話。

其實,以前于頔就曾做過相同的事情:

當初于頔任節度使時,有人對他說,在刺史家的酒席上看到了一個很會歌唱又長得很漂亮的女子。于頔就讓人召她來,戎昱雖然很愛那名女伎,但不敢對上司抗命,拖了一個多月,才將那女子送來。

于頔就叫她唱歌,那女子唱了“送零陵妓”這首歌:

寶鈿香娥翡翠裙,妝成掩泣欲行雲。
殷勤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

于頔知道了這首歌詞為戎昱所寫,所彈樂器,也是戎昱所贈時,他明白了戎昱與女伎的感情後說:「唉,大丈夫應該建功立業,為後世楷模,豈能奪人所愛,為自己來玩樂?」於是,將女伎送還給戎昱並送了那女子很豐厚的禮品,也親自寫信向戎昱道歉。

世人都贊嘆,像于頔這種大度量的人就像陏朝讓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夫妻破鏡重圓的楊素一樣,真是世間少有啊!

崔郊、戎昱和徐德言的失而復得,除了因為遇到了貴人,也應是天意的巧安排的姻緣吧!

徐德言所作破鏡詩: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陳後主叔寶之妹)所作與夫重逢詩: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附錄:於頔的作品

和丘員外題湛長史舊居

蕭條曆山下,水木無氛滓。王門結長裾,岩扃怡暮齒。
昔賢枕高躅,今彥仰知止。依依矚煙霞,眷眷返墟里。
湛生久已沒,丘也亦同恥。立言咸不朽,何必在青史。

戎昱的詩作頗多,略述一、二如次:

長安秋夕(一作中秋感懷)

八月更漏長,愁人起常早。
閉門寂無事,滿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夢,夢入荊南道。
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

早春雪中

陰雲萬里晝漫漫,愁坐關心事幾般。
為報春風休下雪,柳條初放不禁寒。@(http://www.dajiyuan.com)

10/28/2005 10:36:01 PM

周日茉莉花代號「兩會」避審查

周日茉莉花代號「兩會」避審查

【明報專訊】據海外網站透露,第二輪中國「茉莉花革命」集會新增5個城市,並於本月27日在內地18個城市舉行,代號改成「兩會」,新增的城市中包括西藏拉薩和新疆烏魯木齊。但全國政協發言人趙啟正昨日強調,中國不會發生「茉莉花革命」。

增拉薩等5城

總部在美國的「博訊」網站昨日發布第二次集會地點,從上次的13個城市增至18個城市(見表),部分城市的集會地點有所改動,地點幾乎全是商業鬧市區,時間仍是下午2時,行動代號是「兩會」。例如成都網民給朋友發消息說「本周『兩會』在春熙路麥當勞門前召開」。

「兩會」通常指是中國的人大和政協會議,除了全國兩會下月在北京召開之外,有部分地方兩會亦在近期召開,故當局難以把「兩會」設為敏感詞而阻隔其在網上傳播。此外,將集會地點設在商業區令警方難以封路,密集的人流更易引人「圍觀」。六四民運領袖王丹高度評價有關策略,並稱他們是從中東革命汲取了很多經驗。他指出,「茉莉花革命」現時不一定能很快引起巨大反響,「但這種運動方式可成為一種示範,以後中國社會運動就有了現成的模式可以套用」。

至於有人懷疑「茉莉花」是當局「引蛇出洞」的說法,王丹則不認同,「今天的中共為了穩定疲於奔命,很難想象他們會主動制造不穩定的機會」。

王丹質疑「引蛇出洞」說法

昨日,被指在網上轉發中國茉莉花活動的北京網民「張書記」被警方帶走,之前被捕的四川博客寫手冉雲飛、北京律師江天勇、唐吉田仍然音信全無。不過,在twitter網站上出現大批新註冊帳號,以粗口謾罵支持「茉莉花革命」的人士,有網民認為是官方組織「五毛黨」(收錢發表指定留言者)反攻。

國際特赦、獨立中文筆會等多個人權組織已發聲明抗議中國打壓維權人士,香港維權律師關注組及支聯會昨日到中聯辦抗議,譴責中國政府對內地民主的打壓。

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趙啟正昨日在北京一個傳媒座談會上表示,有信心「茉莉花革命」一定不會在中國發生,這些集會也無實質意義,並指外國媒體報道中國發生「茉莉花革命」的講法,是「荒唐」及「不符合實際情」。

明報記者報道

美駐華大使現身茉莉花集會

美駐華大使現身茉莉花集會

戴墨鏡保鑣隨行 「美稱純屬巧合」

【明報專訊】北京王府井本月20日聚集大批響應「茉莉花革命」民眾,美國駐中國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也現身其中,被民眾認出後他與保鑣匆匆離開。美國駐華大使館昨日證實,洪博培當時確實在現場,但指他是和家人一起外出,現身「純屬巧合」。有時事評論員認為,洪博培現身並不能證實美國「鼓勵」或是「插手」有關集會,但至少可說明美國非常關注「茉莉花革命」在中國的事態發展。

早前已有內地網民透露見到洪博培當日出現在王府井,反美的「四月青年論壇」(www.anti-cnn.com)昨日登出有關視頻和照片,畫面中洪博培身穿有美國國旗臂章的皮夾克、戴覑墨鏡,面容輕鬆地擠在圍觀人群中。有現場民眾認出後問:「請問美國大使,您跑來這幹什麼?」洪博培轉過頭,笑笑回答,「就是來看看。」接覑此人再問:「你是不是希望中國亂?」洪博培有些尷尬,說「啊……不會。」之後,這名民眾向其他圍觀者說,「這是美國大使,你們都不知道?你們是在裝糊塗吧。」洪博培發現被更多人認出,於是匆匆離開,身後有2男1女隨從跟隨。

網民批評美國干預

美國駐北京使館發言人包日強(Richard Buangan)前日在twitter上回覆網民查詢時說,「很遺憾的是,我並沒有關於大使上周末私人行程的任何信息。」但昨天他向法新社證實洪博培確實現身王府井,「洪博培和家人當時在去天安門廣場的路上,他們步行至王府井,事實是剛好那邊有事發生,時機上是純屬巧合。」包日強又說,「我再強調一次,大使當時是和家人在一起,他們全家當日一起外出,當時出現在王府井純粹是偶然事件。」

視頻流傳後,洪博培的行為遭不少中國網民批評,「中國人民絕不做被美國擺佈的棋子!衷心祝福中國穩定,發展,強大!洪博培,滾出中國,回美國去!」亦有人質疑現場詢問者為何要打上「格子」,懷疑此人是「國保」。

學者:外交官到場觀察很正常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稱,每當有社會運動,外國使館關注是正常的,如1989年「六四」事件時,美國駐華使館人員亦有到天安門廣場、北京大學;美國有社運時,中國使領館亦會派人觀察,「只不過未必出到大使級的官員。」他指出,現時中美兩國關係成熟,美國不會明目張膽介入反政府集會。至於美方將此舉解釋為「私人行動」,劉銳紹認為,中國人一般認為身為官員的任何行動都不會是「私人」的,但西方官場則認為洪博培以私人身分到現場「看看」也很自然。

洪博培曾對中國近期阻止網絡自由感到不滿。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洪博培上周三在其官方微博上引用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關於網絡自由演說的內容,遭到中國網管人員刪除,他隨後表達了反對立場。

明報記者報道

话题:澳门赌王6位美艳混血女儿拼扮靓[组图]

话题:澳门赌王6位美艳混血女儿拼扮靓[组图]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3_bbs/6TLMBC9800014JB5.html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手机网友 [为自由前进] 的原贴:

北京梁蓓委员谈80后无力应对高房价的建议:我觉得80后男孩子如果买不起房子,80后女孩子可以嫁给40岁的男人。80后的男人如果有条件了,到40岁再娶20岁的女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2楼】 故事一则 终于到40岁了,找到一个年轻貌美的20岁女友。 去她家见家长,开门的是当年读大学时相处了几年的初恋女友…… 新女友喊了一声:妈~~

【3楼】 补充后面情节: 她妈看到我,惊得倒吸一口冷气。 没等我反应过来,然后把女儿拉进房间里,对女儿说“你不能和他在一起,他是你亲生父亲啊!”

【4楼】 补充后面情节: 女儿:我已经有了他的骨肉…

【5楼】 这时女孩的60多岁的父亲走出来看见了女孩的男友,小声的对他说:“你怎么来了,给你妈和你的生活费不是每月都按时打去的吗?

大小氣候今非昔比 茉莉花革命在華難成氣候

大小氣候今非昔比 茉莉花革命在華難成氣候

(明報)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05:05

【明報專訊】內地網民在13個城市發起「茉莉花革命」集會,表面上,這是突尼斯民主革命,在北非中東掀起骨牌效應而蔓延的結果;不過,現今國際與中國之間的關係,與21年前六四 事件相比,根本不同,新一波民主化浪潮,對中國難以構成重大衝擊,也就是說茉莉花革命在內地難成氣候。儘管如此,中共當局應利用當下較大的迴旋空間,主導政治體制改革,整飭吏治,消除貪污腐敗,掃除真正引發暴力革命的隱患,使中國真正穩定和長治久安。

國際大氣候:催谷經濟復蘇

中國位置關鍵

1989年六四慘劇發生之後,6月9日鄧小平 露面,接見戒嚴部隊高級幹部,當時他的講話,說到「這場風波遲早要來,這是國際的大氣候和中國自己的小氣候所決定了的」。鄧小平這個論斷,完全切合當時國際的大氣候和中國的小氣候。1985年,前蘇共總書記戈爾 巴喬夫上台,提出新思維,以人道主義為核心,在社會主義陣營產生廣泛影響,受前蘇聯控制的華沙集團,各國在爭取民主自由已見譟動,加上前蘇聯經濟不景,國力滑落,對東歐諸國的控制力度,也見鬆動。六四事件發生當天,波蘭 團結工會在大選中獲勝,推翻社會主義制度,是當時國際大氣候的寫照。

至於當時中國的小氣候,正在經歷改革開放陣痛,例如要放開價格管制,強攻物價關,導致1988年初全國通脹高達20%。政治上,胡耀邦作風開明,知 識界對中國走自由民主法治之路的探索,甚為活躍,被保守派定性為「資產階級自由化」,與自由派壁壘分明。當時中共保守勢力強大,胡耀邦承受巨大壓 力,1986年底,安徽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生發動大規模示威,要求民主和反貪,保守派反撲,使胡耀邦黯然下台。

所以,從國際大氣候社會主義陣營自由化、民主化的譟動,中國小氣候的經改陣痛、政治無出路和官倒、貪污等不公平現象,藉著胡耀邦病逝,演發成為一場 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事件進程和結果,雖然涉及偶然巧合和中共黨內鬥爭等因素,但是從全球角度看來,「六四」並非孤立事件,而是當時各個社會主義國家民主 化的一部分,只是中國這一次與民主擦肩而過,而且以血腥鎮壓收場。鄧小平提出大氣候、小氣候論斷之後數月,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先後發生和平演變,兩年後蘇共 亦垮台,蘇聯宣告解體。

近期,由突尼斯變天演發至埃及 、利比亞、也門、伊朗 等北非中東國家的民主浪潮,總體而言,這是全球國家民主化進程的一部分,不過,以現在的特定歷史時空,北非民主浪潮並非當今國際大氣候,全球致力爭取經濟復蘇,才是現實的國際大氣候,中國藉著經濟實力在現今的國際大氣候,佔據關鍵地位。

北非諸國的經濟總量有限,其動盪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不及中國為了壓制通脹、樓價而實施的貨幣緊縮政策。另外,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其中一個火車頭,美國 經濟之良窳,關鍵在於能否增加出口,創造更多職位,降低失業率,上月國家主席胡錦濤 訪問美國時,奧巴馬 總統公開表示美國要把所有產品賣給中國,確切說明了美國要借助中國以達至經濟復蘇的策略。所以,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的相互補足關係,正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國際大氣候的主旋律。基於此,相信美國不欲見到中國此際出現政治動盪,影響其復蘇大計。

至於此際中國的小氣候,雖然貪污腐敗較22年前尤有過之,地域差異、貧富懸殊、官民對立等深層次矛盾,日益尖銳,但是在經濟榮景之下,一切構成撩動 群衆運動的弊端,都會暫時被掃入地氈底。所以,網民雖然在全國13個城市發起「茉莉花革命」集會,但是真箇響應行動的民衆並不多,反而公安如臨大敵,其在 現場「維持」秩序的人員,不少於真正到場集會的民衆。

廣州維權律師遭毆傷

當局應追究嚴懲

內地當局大力鎮壓這次中國茉莉花活動,是貫徹要消滅於萌芽狀態的方針,不過,英文《環球時報》報道網民這次行動時,只說是少數人搞「行為藝術」以引 人注目,避談行動的政治性,顯然與行動未獲廣泛迴響,不作強烈批評,以免激化矛盾有關。這次「茉莉花革命」集會,雖然未能引發更大效果,但是有北京 民衆提出每月進行一次,毋須理由,純粹為了散步。現在說集會能否演變至群衆運動,言之尚早,只要民衆不放棄,民主中國就有實現的一日。

這次網民發起的「中國茉莉花革命」不成氣候,內地當局不應沾沾自喜,民衆的克制、平和,有兩方面值得當局參考。

首先,廣州維權律師劉士輝離家準備參加集會,被人蒙頭圍毆受傷,雖然並無確切證據證明是廣州執法人員所為,但是他們脫不了嫌疑。下令毒打手無寸鐵律師的人,應受到譴責,若自詡依法治國,則應該揪出這種人,予以法律制裁。相對於北京、上海 公安的舉措,今次廣州公安就顯得野蠻了。對於群衆運動,疏導比堵塞、打壓好,以免出現壓迫力愈大,反抗力愈大的惡性循環。

其次,民衆理性平和,中共當局有更大空間主導政治體制改革,透過制度建設,整飭吏治,締造一個更公平合理的社會。我們一貫認為,現在由中共主導改革,使中國走向民主自由法治,最符合國家和民族的最大利益,民衆不用事事訴諸群衆運動,國家才可以真正長治久安。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Thursday, February 24, 2011

NDRC website (and the surprise)

by Lawrence Zhan Zhang on Thursday, February 24, 2011 at 1:24am

Upon seeing that NDRC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s website is "sdpc.gov.cn," my initial reaction was, come on, 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government agencies in China, don't you even have the resource to change the "p" to "r"? And with this erroneous and misleading URL you have been visited 87436790 times?? Monopolizers are too lazy to lift their fingers!

Then I typed in "sdrc.gov.cn," and oops, that's being taken by "ShunDe [City] RenCai (Human Resourse) Exchange Center," which belongs to the Shunde Human Resource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 some obscure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the moral is totally different then. Interesting cybersquatting case. As bullying a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ften seems to outsiders, sometimes it's astonishingly benevolent.

Jie Zhu
Neither of your theories sounds right to me. First of all, if you are trying to type NDRC's URL without google it up, most likely you would type "ndrc.gov.cn," which actually does get you to NDRC's website. Thus the sdrc.gov.cn domain nam...e is of little use to NDRC's potential web visitors. Second, the NDRC used to be named "the Stat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Commission." Hence the sdpc.gov.cn domain name, which was registered in 1999. In 2003 the Commission was rename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the ndrc.gov.cn domain name was registered in the same year. So the NDRC employees actually have been doing their job - they registered timely the domain name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Commission's new name and kept the old domain name for the users' convenience. Not all Chinese government employees are as diligent as they should be. But in this case the NDRC guys have been pretty professional.

It took me literally two minutes to look up all the above information. So the real moral of the story to me is: the web has made two acts easier than ever: publishing and fact-checking. But just like in the good old days, efforts in these two areas need to be balanced.

o
Lawrence Zhan Zhang
You are right. I was grossly negligent in my research -- or during breaks between my research, for that matter. I was actually suspecting that "p" stands for something else, but I was too quick to jump to conclusion at 1:30 in the wee hours......

And you are right that the web makes publishing way too easy. I used to blog on a regularly basis (and my blog gained a lot traction, I guess exactly because I've been a good and diligent fact-checker), and for this last semester of law school I blogged too little. So this urge to publish something a little longer than the word limit imposed by FB status updates has been simmering in my subconscious for a while.

There were some good materials that I've been longing to write about, like Lung Ying-tai's speech at Lincoln Center on Jan. 8; but that kind of article inevitably takes a longer time to compose.

I kind of surrendered to this long-suppressed urge to publish something. And this quick and convenient anecdote won out at that particular point.

So the real moral to me is: I should go to bed earlier...

Thanks for pointing out my error!

o
Lawrence Zhan Zhang
I am quite embarrassed that I rushed to publish something not well-researched; even if it's on Facebook where most people don't bother to publish serious stuff.

It just underscores how many biases are based on very simple factual mistakes --... and even someone like me who self-consciously devoted himself to minimizing factual-mistake-induced-biases across cultures, is not immune.

Or sometimes the draw of drama just overwhelms the vigilance for facts?

o
Jie Zhu
Very good points and don't be embarrassed. Web has made fact checking easier - but not easy. In fact, it may have made fact-checking in many areas much harder exactly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voices on the Web, some well researched and s...ome not. So most writers just give up fact-checking, which is really bad because an average reader on the Web has a very short attention span and thus less time to think about what they read. On the web, a serious writer (e.g., Nietzsche and Russell) would never have a chance to win more eyeballs or even hearts than those sensational but senseless writers (e.g., Lung Ying-tai).

Tuesday, February 15, 2011

美华人全国委员发表致美国华人公开信 要求美政府向华人道歉

http://news.ifeng.com/world/200912/1217_16_1478040_1.shtml

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1943

2009年12月17日

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NCCA)就《排华法案》取缔六十六周年要求联邦政府向美国华人道歉

NCCA发表致美国华人公开信 并征集华人支持签名活动

今年的十二月十七日是美国政府臭名昭着《排华法案》被取缔六十六周年纪念日。

纵观一百六十年美国华人的移民史,其甘苦掺半,反映了美国历史的沿革变动,是美国光荣﹑耻辱﹑及希望的重要写真。今天,美籍华人人口约为三百五十万人,为美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世界华裔移民的人口总数超过四千万人。

回顾历史,我们的心情特别沉重:尽管自1848年起,大规模华人移民对美国(特别是美国西部)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无可比翼的巨大贡献:华人劳工是修建美国跨州铁路(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西部路段的主力,华人劳工对美国西部的开发并转变为农业产地,以及美国内战后的“工业革命”起到了巨大作用(据一项1860s年间美国海运记载,美国华人同乡会一次运回中国的“死亡劳工返乡归宗”的白骨就达俩万磅之巨,代表数千华人劳工的身躯﹗)。但是美国主流社会“过河拆桥”,把华人移民的贡献经常从美国历史上一笔抹去。更为严重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及许多州政府针对单一华人种族,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法案,如加州1862年的《反对苦力法案》,联邦1882年出炉的《排华法案》,及随后长达六十余年的数度《排华法案》的修正案,对近四十万华人移民实施了一整套的歧视﹑侵扰﹑和掠夺。

《排华法案》不允许华人在美国拥有房地产﹑不允许华人与白人通婚﹑禁止华人妻子儿女移民美国﹑禁止华人在政府就职﹑不允许华人同白人在法院对薄公堂,等等。《排华法案》剥夺了在美华人的基本人权,这些权利是美国及西方其它国家法律所保障的基本人权法规 (Habeas Corpus),以及美国宪章(the US 14th Amend.)关于“生于美国,天赋为美国公民”的人权法律(如例案the U.S. v. Wong Kim Ark (王金堂))。

这一臭名昭着的《排华法案》施行了60多年,一直延续到1943年12月17日才被废止,但是联邦政府的种族歧视政策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中叶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的胜利而告终。

其实,《排华法案》及华人所经历的不幸遭遇,只是美国社会﹑特别是美国联邦政府之种族主义政策的一个缩影:美国黑人经历了数百年的奴隶主义的宰割;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意大利裔移民和爱尔兰裔移民未曾逃脱种族、宗教歧视;美国本土印地安人所凌受的掠夺和杀虐到了令人发指的境地。“二战”期间,美国政府对日裔移民所施行的淫威及集中营关押,以及“911事件”后对中东裔移民的歧视和恐吓,都是令人思痛的社会耻辱。

从十九世纪的《排华法案》到二十世纪美国政府对钱学森博士﹑以及最近对李文和博士的迫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联邦政府对华人迫害的转型。有政府官员撑腰,美国主要媒体广泛地污蔑“数百万计的华裔移民是中国间谍”,CNN主播肆无忌惮地诋毁华人为“恶棍”;FOX新闻甚至提议美国国家实验室“解雇所有华裔研究人员”。美国民意调查亦显示:百分之八十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潜患”;一半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华人向中国泄密”;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华人忠于中国胜过忠于美国”……

介此,我们可以看出,《排华法案》废除六十年后的今天,美国各级政府和社会依然具有酿制排华和种族歧视瘟疫之潜在。

同时,包括华裔在内的美国人民也在对历史上的丑恶事件进行自省。1988年,美国政府就其“二战集中营”政策向日裔移民道歉,并对受害人及家口作出每人两万美元的赔偿;2008年美国政府就其奴隶政策向非洲裔美国人正式道歉。国际上,新西兰政府于 2002年就其长久的歧视华人政策向华人正式道歉;2006年,加拿大政府就其排华政策及向华人征“人头税”的丑恶历史向加国华人正式道歉并作每人两万加币的赔偿。

今年7月加州议员方文忠(Paul Fong)先生及同僚成功地在加州的参众两院通过了加州政府向华裔移民的道歉案。任何公正人士均可看出:加州排华的历史只是美国政府“种族主义政策的”一个缩影。美国政府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就《排华法案》向全体美国华人正式道歉。

鉴于此,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www.myNCCA.org)要求美国联邦政府就其长达六十年的《排华法案》向美国华人正式道歉。

我们并要求联邦政府向美国华人历史学会(http://www.chsa.org)﹑华美博物馆 (www.camla.org)﹑及加州柏克里大学的亚裔美国人历史收藏馆等机构拨款五千万美元($50 million),用以收集﹑整理﹑充实﹑完善﹑ 并数码处理有关《排华法案》文物及历史资料,以警后人。

我们并完全支持和响应加州伍国庆﹑方文忠等先生关于将每年12月17日《排华法案》废除日变为“美国民族大同日(the National Day of Inclusion)”的倡议。

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NCCA)号召全体华人响应我们的倡议,积极参与网上签名。我们将与广大华人,仁人智士联手上书白宫并游说美国国会,计划在明后年间促成这一道歉法案。

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认为,以上的三点要求和建议,对于美国社会根除“种族主义”的祸端﹑进一步走向公正 ﹑及维持美国长久性的繁荣颇有意义。尤其在“经济低迷”的今天,“种族主义”又常被政客搬出来害人,少数民族的权益颇受侵扰及伤害。当今美国人口仅站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四,但其拥有世界上主要的资源及经济市场,从长久的意义上讲,美国持续性的发展和繁荣以及“手执牛耳”的统治地位,将取决于美国是否推行一套公正明雍的民族政策,特别是移民政策。

请签名(http://www.myncca.org/signature)!请支持(http://www.myncca.org/donation)!

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

National Council of Chinese Americans (NCCA)

www.myNCCA.org

2009年12月16日

Friday, February 11, 2011

中粮集团收购波尔多酒庄

2011年02月11日 05:09 AM

中粮集团收购波尔多酒庄
英国《金融时报》 路易丝•卢卡斯 伦敦, 舍赫拉查德•达内什库 巴黎报道



中国对波尔多葡萄酒的渴求已经扩大到了波尔多地区的葡萄园。中国国有农业综合企业中粮集团(Cofco)近期买下了维奥庄园(Château Viaud)。维奥庄园位于波尔多的拉朗德一波默罗尔种植园内,占地面积20公顷。

这项交易的具体金额不明。此前也有几笔类似收购,目的是向中国提供葡萄酒生产工艺,并介绍消费文化。中国去年已取代英国和德国,成为波尔多葡萄酒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波尔多旅游企业La Winery的老板菲利普•拉乌(Philippe Raoux)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中国人也在购买波尔多文化和制酒工艺。

拉乌表示:“他们想了解波尔多的制酒工艺。他们还十分渴望了解我国的葡萄酒文化。庄园和奢华享受——这些葡萄洒艺术都是中国人所没有的。因此,他们想要的不只是一瓶葡萄酒。”

春节期间无法联系中粮集团置评。该集团旗下拥有一家“长城”牌葡萄酒厂。

但分析师称,波尔多葡萄酒乃至整个法国的葡萄酒更受人们重视。据提供数据咨询服务的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称,2009年,中国从法国进口的葡萄酒数量增长了55%,而从智利进口的葡萄酒数量则持平。

该公司酒类调研部主管马勒斯•凯珀(Marlous Kuiper)表示:“法国葡萄酒被视为葡萄酒中的极品。正因如此,波尔多葡萄酒才能拍出好价钱,国外喝葡萄酒的人也都想让别人认为,他们喝的是进口葡萄酒,而不是国产葡萄酒。”

这笔交易也是为了迎合中国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反向合并”、获取资源的渴望之情。

相对而言,葡萄园比较容易收购——尽管中粮集团也花了两年时间与卖家谈判。因为谈判是在美国投行雷曼兄弟(Lehman)倒闭后不久开始的。一些银行家认为,雷曼兄弟倒闭导致资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中粮集团敲定的这项协议可能较为划算。

常驻北京的投资银行家杰克•佩尔科夫斯基(Jack Perkowski)表示:“这可能是一顼不错的协议。中国人非常愿意购置农业用地等实实在在的东西。”

葡萄园商情公司(Vineyard Intelligence)——一家总部设在波尔多的咨询公司——负责人亚历山大•阿尔(Alexander Hall)称,中国买家要的是知名品牌。但他们没法在勃艮第或香槟物色葡萄园,因为这些地方的葡萄园都被牢牢攥在手中,而且往往分成很小的份额。

“在波尔多,这里仍然很知名,你也能找到占地20-40公顷,带城堡的可容你接待人的庄园。”

阿尔表示,波尔多地区规模较小的葡萄园一直存在经济困难,这种困局在经济衰退期间更趋恶化了。他说:“波尔多有许多卖家,那些卖家认为,不会有人接手他们的葡萄园。”

但拉乌认为,中国并未实施大规模收购。拉乌指出,波尔多有8000座庄园,其中只有四座庄园卖给了中国人。分析师和酿酒商指出,中国在这里仍然称不上收购的大户,而只是具备收购的可能性。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也指出,中国去年的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仅为l.1升,远远低于西欧国家的人均葡萄酒消费量(23升),与人均葡萄酒消费第一大国葡萄牙(44升)相比更是望尘莫及。

译者/何黎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Thursday, February 10, 2011

Tahrir Square



Tahrir Square, Cairo, Egypt. February 10, 2011.

Courtesy of the New York Times.

Tuesday, February 01, 2011

兔年吉祥

恭祝兔年吉祥,万事如意!